弗诺·文奇1944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长期任职于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数学系,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其科幻创作奠定了技术精准性与逻辑深度。1965年,其首篇短篇小说《隔离》在《模拟》(Analog)杂志发表,由此开启以科幻形式探索科技前沿命题的创作生涯。文奇作品以“硬核技术与人文思考并重”的风格成为科幻领域的鲜明标识。
1967年,文奇的短篇《内贼》发表于《如果》(If)杂志,该作前瞻性地构想了计算机算力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后来著名的《指环王》三部曲以CGI技术革新影史,印证了其预见性;1981年,《真名实姓》问世,凭借对网络空间的精准描摹成为赛博朋克经典,直接启发了后续赛博朋克这一著名流派的文学与影视创作;2002年,构想AR(增强现实)技术的《费尔蒙特中学的流星岁月》获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小说奖;2004年,文奇又以探讨隐私与技术困境的《Cookie怪客》斩获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小说奖。
文奇构想的赛博空间、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概念,为《黑客帝国》《头号玩家》等经典影视作品提供了灵感;《自然》杂志也评价其“外星协议”“文明层级”等设定“近乎宇宙社会学研究样本”,NASA工程师更是将其作品列为必读书目;《神经漫游者》作者威廉·吉布森、《雪崩》作者尼尔·斯蒂芬森等知名科幻作家都深受其创作启发。
在《Cookie怪客》之后,文奇又以由《费尔蒙特中学的流星岁月》拓展而成的长篇《彩虹尽头》拿下雨果奖,达成惊人的“雨果奖五冠王”成就,其作品扎实的叙事功底和技术预见性持续获得业界乃至科技圈的认可。在全球范围内,集结文奇生涯中短篇代表作的《科幻杰作选》长期保持高口碑,Goodreads评分3.97分、亚马逊评分4.3分。
文奇晚年饱受帕金森病的折磨,2011年后基本停止小说创作,仅为《自然》杂志撰写过少量科幻微小说;2024年,这位科幻大师与世长辞。
此次推出的《弗诺·文奇科幻杰作选》中文版(全两册)系统梳理了文奇的中短篇创作脉络,全面覆盖其短篇创作的核心作品。中文版由资深译者团队全新译介,兼顾科技细节的精准性与文学表达的张力;内容上首次完整译介文奇为各篇作品撰写的创作评语;此外,还邀请著名插画师时雨濛绘制封面,更显新潮质感。
作为可以集中领略弗诺·文奇小说世界的读本,该选集已正式上市,为科幻文学爱好者及科技领域研究者提供了近距离领略这位大师短篇创作魅力的重要契机。